心灵体操

返回首页心灵体操 > 正文 顾影自赏

正文 顾影自赏

    “顾影自怜”是习见的成语,虽有照镜自赏的含义,但人们在大多数场合还用来形容孤独失意的自怜情绪。这里不说顾影自怜而说顾影自赏,为的是突出在镜子前自我肯定的情愫。照镜子是自古以来人们生活中发生频仍的事情。东汉时的辛延年写的《羽林郎》诗里有句:“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那时的男子追求女子,送青铜镜已是重要手段,类似于如今情人节送玫瑰花。辛延年笔下的美女拒绝了那追求者,但一旦接受,则会如三国时期魏国徐干笔下的女子一样:“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在战乱年代动荡不安的生活里,普通

    人是没有照镜兴致的,但驱寇得胜,置身和平,则会“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人在镜子前,不仅是照自己的外表,也是照岁月,照前途,照命运,照内心。“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照得花哨,但比较肤浅,近于“臭美”。宋代陆游老迈时写《晨起》诗:“齿豁不可补,发脱无由栽;清晨明镜中,老色苍然来。”这是照岁月。唐朱庆余笔下的那位新妇:“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其实是自喻,照的是宦途前程。穷得真正的镜子都没得用,只好“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需怜我我怜卿”,这是照凄凉命运。镜子不仅频频入诗,在里也是常见的道具。《金瓶梅》里有一段磨镜老人骗取同情的情节,连一贯狡黠的潘金莲都上了当。《红楼梦》的贾府里使用玻璃镜了,有一回贾宝玉给大丫头麝月篦头,遭到晴雯讥讽,两人在镜中含笑相视,镜子照出的是人际间的亲和默契。在中外美术史上,出现镜子的作品不胜枚举。到上个世纪有了摄影、电影、电视,不仅那里面往往少不了各个时代的镜子,而且这些东西本身就是镜子功能的放大与展拓。

    虽然现代人几乎没有从未照过镜子的,但有的人照镜子不过是简单地用以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对镜洗脸、刮胡子、描眉、检查粉刺什么的,除此以外对镜子不怎么在意,他们可归入“不爱照镜子”的一类。有些人却对镜子多了一份敏感,甚至眷恋。邵燕祥在《沉船》一书里详尽记述了他在1958年被打入另册的经过,其中有一段写到他在宿舍里伏案写检查写累了,便坐在穿衣镜对面一张软椅里,看着镜里不是自己的自己:“这是我的脸,看不出是疲惫不堪,还是精神振作,但是并不衰老,头发黑蓬蓬的。我望着镜子,想要笑一下,哪怕是苦笑,却笑不出来,脸部的肌肉怠工。然而脑神经没有怠工,这时候不知从哪一道沟回传导来一句古老的信号:‘好头颅,谁当砍之!’”写这些文字时,已是在事发23年后,但他脑中的那道沟回显然仍很康健,丝毫没有损毁。

    我年轻时,虽积极争取,却迟迟未能加入共青团,那是因为被指出有“个人主义思想”,对此我是认同的,可我为另一位同学抱不平,她的不能入团,据指出最严重的缺点是“爱照镜子”!我不仅心怀不平,还“不平则鸣”,在“团课学习小组”活动里发言说:罗马尼亚有首民歌《照镜子》,电台里广播过的。说着我还哼了几句:“妈妈她到林里去了,我在家里闷得发慌;墙上镜子请你下来,仔细照照我的模样……”几个同学笑了起来,主持活动者却厉声宣布说:“这是黄色歌曲!爱照镜子的人,是极端个人主义者!”结果那被指斥为

    “爱照镜子”的女同学哭了起来。唉,我帮了她多大的一个倒忙呀!

    据一位美国社会学家的抽样调查,在大百货公司入口处的大镜子前,路过的人流中有百分之六十几会主动自觉地照一下镜子,这些人里面边走边照(或放慢脚步)的多于驻足的,而驻足照镜者里,男性比女性为多,而且多出约三分之一!那驻足照镜者在镜前停留的时间一般都很短暂,平均也就三秒钟,但那三秒钟里会有很微妙的肢体语言,或稍微变换一下脸部、肩部角度,或掠一下发丝,或弹一下西服领子,或拈去衣上一根飞毛……尽管照镜者大多绝非美男帅哥,甚至多半是中年已开始发胖的男子,但他们在照镜的一瞬间里,体现出毫不掩饰的自我欣赏,这是他们对生活、对自己基本满意的一种心态的外化。由此看来,俗世凡人能顾影自赏,是太平盛世的标志之一。像邵燕祥1958年宿舍照穿衣镜的那种情况心情,以及因“爱照镜子”而被批判排斥的种种事情,在一个越来越正常而健康的太平世道里,是应该不复现的。

    在汉语的语境里,照镜子还是一种非同小可的比喻,即“借鉴”。这里不把话题扩大到那样的范畴。爱照镜子的邵燕祥——这并非无端给他“恶谥”,我1997年有《镜前邵燕祥》一文详加揭橥,此不赘述——在1995年所出的随笔集序里说得好:“文字有写给别人看的,有写给自己看的,这后者或是跟自己对话,或只是录以备忘而已。”写给自己看的文字,自己有时翻出来看,也是一种照镜子,但这应该不同于翻看老照片,所看到的,应该是从以往存活到这一瞬间的自己,面对镜子里的影像,既看到过去,也可想见将来。但此时此刻的我,应是最有存活理由的,顾影自赏的最大意义,也就是在人生之旅中,对自己基本满意,从而鼓励自己在那剩下的路途上,再以尊严、劳作、哀乐、澄明,留下坚实的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