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末世来[50年代]

返回首页她从末世来[50年代] > 正文 1960年的年末

正文 1960年的年末

    青梅难得想了很多, 可万万没想到,最后钟主席是想要邀请她加入公社妇联办公室。

    对于其他人来说,能进机关单位坐办公室领工资, 那绝对是能让整个姓氏家族都脸上带光的事儿。

    可比起妇联这样没油水的冷衙门,显然公社公安局那边更有前途。

    所以拒绝过林队长招揽的青梅毫不意外地又拒绝了钟主席, 理由也没变,说她就喜欢大岗屯。

    钟主席应该不知道林队长也曾想要带青梅进单位里,脸上露出显而易见的惊讶, 一双眼睛围着青梅迅速上下打量了一番。

    大概是觉得青梅的头脑让她有些失望, 钟主席回头看了叶主任一眼,而后对青梅笑了笑, 倒也没继续劝她了,态度却也没太大变化,只不过是从夸青梅转到了亲切慰问。

    这无缝衔接的工作状态,可见钟主席是一位各方面都很出色的领导。

    钟主席她们并没有真地留下来吃午饭, 要说如果青梅答应了加入公社妇联,这还能算是内部同事之间的饭局。

    然而青梅拒绝了, 那钟主席是绝对不会犯这种在人民群众家里吃喝的原则性错误的。

    于是半个多小时后, 钟主席就站起来,表示她们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

    不用吃饭就走,青梅当然很高兴, 脸上照旧没什么表情, 眼神里却明亮了不少, 难得亲自把三人送出了院门。

    妇联的人终于走了, 赵三明偷偷擦了一把脑门上的冷汗, 穿着围裙捏着锅铲,也蹭过来往院门外张望。

    瞧见钟主席她们真的离开了, 赵三明可算松了口气,感慨到:“可算是走了,刚才她们在这里要么往我这里瞅一下,瞅得我盐都差点给忘放了。”

    本来看着三人背影的青梅嗖一下扭头,目光凝然地注视着赵三明。

    赵三明被她这么一盯,后背一凉,赶紧笑着晃锅铲:“差点!是差点忘了!好在我想起来了,就给补上了,绝对不会影响菜的口感!”

    青梅紧迫的眼神这才软和了下来。

    狗子在一旁边玩泥巴边看两人,抬手擦了把鼻涕水,又使劲儿吸了吸鼻子。

    赵三明一听,连忙借机转移注意力,扭头就超狗子大喊:“不是都让你甭用衣袖擦吗?擦脏了咋洗?现在穿的可是棉衣……赶紧进去把帽子戴上,眼看着这两天降温,自己不知道加衣裳啊……”

    说着话,赵三明就特别自然地过去拎上狗子,赶紧麻溜地就钻回了屋里。

    今天妇联的人来的时候,赵三明可没少提心吊胆,到现在赵三明也特别害怕青梅忽然翻出以前的老账。

    挨打他倒是不怕,就怕青梅不乐意跟他过日子了。

    以前赵三明还能一边痛哭一边做出让青梅去跟别的男人过日子的决定,可现在赵三明是绝对不干了。

    就好像那么一次,已经把他所有的勇气都花了个精光,现在他就是个胆小鬼。

    中午,青梅吃到了赵三明特意准备来招待客人的白斩鸡以及红烧兔,另外还有一盘烤鱼。

    鱼是狗子昨天去摸的,结果摸完了回来就开始流鼻涕水儿了,没少被赵三明拎着耳朵念叨。

    因为有条河,鱼对于大岗屯的人来说并不是啥稀罕物。

    可因为煎鱼耗油,大部分人都是用水撒一点盐直接煮鱼。

    这样煮出来的鱼不仅腥臭,还有点发苦。家里条件好一点的,也就是用点大酱炖,基本不用油。

    就这么着,屯子里的人就很少去弄鱼了,顶多也就是小孩子们弄了拿去烤,当作零嘴。

    像赵三明这样有耐心一条一条处理了又精心烘烤放上饭桌的,不说少之又少,却是只有他一个人了。

    吃过饭,青梅他们三个就开始蹲在地上清点钟主席她们带过来的奖励。

    这次的奖励也是很丰厚的,并不是物种上的丰厚,而是价值上的。

    不仅有二十块钱的奖金,还有五十斤东北省通用粮票,糖票油票这些珍贵票据也分别有几斤,这些都是可以去供销社买东西的。

    更难得的是,其中竟然还有一张自行车票,这可是稀罕物。

    要知道,现在要买一辆自行车,除一百多块钱,还需要四十多五十张工业卷。

    而有了自行车票,一张就能买到。

    就算是公社里的领导,也是需要按照职位级别排队才能有的。

    可以说这次的奖励里,就这张自行车票,就绝对够真诚了。

    青梅对自行车没多大想法,倒是赵三明拿着票翻来覆去地看,整个人不仅仅是兴奋了,而是亢奋。

    哪怕是张大海再有本事,可像自行车这种硬通货中的奢侈品,他也是没办法弄来的。

    无论哪个年代,男人对车,总是情有独钟了。

    不过想到除了票,还要一百多块钱,赵三明再想要,也只能叹口气,转而问青梅:“咱们家也用不上自行车,要不然这个票咱们转手卖出去?怎么说也能卖个三四百块钱。”

    三四百块钱,已经是笔大金额了。

    对于一个月有五十块钱固定工资的青梅来说,也得有半年多不吃不喝才能攒够。

    青梅自然看见了赵三明有多喜欢这张票,想了想两个地窖里堆积的粮食,再想一想赵三明时不时就要出去淘换东西回来,青梅迟疑开口:“这个票能留多久?家里还有多少钱?如果够买的话,你就去买回来吧。”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可青梅也听说过这年代的东西质量都很过关。

    就像是自行车,她在二零一几年上初中的时候都看见有人在网上拍卖自家永久牌老古董自行车。

    青梅毕竟是在那样一个环境里长大的,消费观念还是跟这里的人不一样。

    在青梅看来,既然东西是个可以长久使用的物件,那买了肯定比换成钱搁置在家更有价值。

    其实主要也是现在粮食根本就买不到了,加上家里存粮也不老少,都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两三年了。所以在钱上面,青梅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赵三明没想到青梅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瞪圆了眼睛一时没能反应过来,整个人傻愣愣地看着青梅。

    狗子在旁边好奇地翻看花花绿绿的票,对于啥自行车根本就不懂,因为他从小长到现在,还从来没见到过自行车。

    等赵三明终于反应过来了,蹲着的腿突然弹了一下,没能弹着站起来,反而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就算如此,赵三明也顾不得自己现在的姿势有多滑稽,而是不敢置信地问:“买、买自行车?咱们家??”

    最后一个字的尾音都要翘到天上去了,充分表达了赵三明的惊讶不敢置信。

    青梅莫名其妙地瞅他:“嗯,钱够的话,你想买就买吧,反正我用不上。”

    青梅更长去的还是龙凤山里,在山里当然没用自行车的机会。

    更何况就靠她自己的脚力,便是山地越野车也能赶超。

    赵三明在脑袋里飞快地合计家里的存款。

    从今年六月份开始,黑市上就很难买到粮食了,加上青梅也默认了家里的粮食够多了。

    于是赵三明就没再大量购买粮食了,只偶尔出去一趟,张大海那里有了什么新鲜稀罕玩意儿,赵三明才会花钱买一点回来。

    就这么阴差阳错之下,家里的存款已经有两百多块钱了,要买个自行车绰绰有余,还能买特好的那种,一百七十多的永久牌!

    青梅不心疼钱,赵三明却忽然心疼起存款来了,此时激动过后就开始犹豫。

    “那得要一百多呢,要是买了,咱们家两百多的存款就要去掉大部分,就剩几十块钱……”

    以前赵三明是兜里有一毛钱就敢出去潇洒的,可现在捏钱捏习惯了,忽然只有几十块钱,赵三明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没啥安全感。

    对于赵三明的纠结犹豫,青梅持无所谓态度,随便说了声“随你”,这就起身拍拍手不管这些东西了。

    都是些票,又没有吃的,糖啊油这些,有赵三明在,家里就从来没短缺过。

    所以青梅对这些奖励彻底没了兴趣,还不如去菜园里看看地缝,看望看望里面还在努力长大着的土豆红薯。

    这些小东西既能煮又能烤,还饱腹,多可爱啊。

    对了,过几天去山里,可得去看看木屋前的菜园子,也不知道里面的红薯长得咋样了。

    这段时间忙着打猎,身边又都是人,青梅都没找到机会去木屋前转转。

    这两天降温,旗杆跟裙子应该会迁徙到木屋去,希望不会有野猪拱了菜园子……

    奖励下来之后又过了小半个月,嘎子村的判决传到了大岗屯。

    主犯徐大海徐大伟徐大胆等人,因为涉嫌多起重大抢劫杀人案,毫无疑问地被判了炝决。

    这次炝决的就有三十多人,可谓是声势浩大,支书还特意拿了份报纸回来。

    报纸是省报,上面用了小半个篇幅来讲嘎子村土匪团伙的案子。

    另外,田村长因为贪污、包庇徐大海等人,本来应该也判炝决的。

    可因为被捕后积极提供重要线索,最后,田村长被判终身□□。

    同样判处□□的还有嘎子村其他从犯,其中就包括了青有粮。

    不过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三十年二十年十几年的刑期,就田村长是终生。

    就在报纸出来的时候,田村长青有粮已经被押送去了新疆省实施劳改。

    现在的新疆省还到处都是戈壁滩,加上那边生活的多是少数民族。

    因为一些历史遗留因素,他们目前对汉人还保有一定的仇视。

    田村长他们这些犯人被押送到那边,那才真是想逃都逃不掉,因为单单是了无人烟只有狼群的戈壁滩就能让火车跑上一天一夜,人在里面简直就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经此一役,嘎子村也算是“一战成名”了,就连省城那边看了报纸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了清水镇这边有这么一个村。

    对于名声,嘎子村的人不在乎,可他们在乎的是村里忽然就没了六十多号劳动力,基本上还都是主要壮劳力。

    这让本来就因为大干旱欠收而过得艰苦的嘎子村社员们日子更难熬了。

    值得一提的是,嘎子村村长没了,上面委任了新村长来。

    可新村长来了嘎子村才几天,就火急火燎求爹爹告奶奶地终于找了门路,收拾收拾包袱这就溜了。

    不是新村长太势力,实在是嘎子村太穷了!

    不但穷,这里的村民还都懒惰成性,你说这还有救吗?

    公社上没办法,只能向上面求助。

    就这么耽搁至十一月份,眼看着就要入冬了,终于找到了一个没门路跑不掉的倒霉蛋接任了嘎子村的村长职务。

    在1960年年末这几个月里,大岗屯一共发生了两件值得大家翻来覆去咀嚼议论的事。

    一个是知青老师韩江,请假去首都找已经把粮食户口转走的对象唐稼老师,结果一个人回的首都,又一个人回的大岗屯。

    回来以后,韩老师就变得沉默了很多,不像之前那样没心没肺地瞎乐呵了。

    现在大岗屯里不少有闺女的人家,都开始对阳臻韩江蠢蠢欲动,想要伸出魔爪。

    第二件事,哪怕是放在清水镇,那也是一件值得议论的事。

    那就是青梅家买自行车了,还是永久牌的!

    嚯,这可不得了,自行车啊!两个轱辘的车啊!

    买回来的那一天,整个大岗屯的人都端着饭碗跑到了青梅家,院门都给挤破了,篱笆更是被不少人给掰扯坏了。

    没办法,来围观的人太多了,院子里都站不住脚了,这些人就只能在篱笆边院门边使劲往里面挤,脖子都给抻长了好几寸。

    这还不算完,等大岗屯的人看了好几天终于算是过了新鲜劲,这些人在其他生产大队的亲戚又闻风而来,纷纷趁着年前还没下雪,积极地跑来大岗屯走亲戚,就为了看一眼传说中城里人以及领导们才能用上的自行车。

    也不能怪这些人太少见多怪,实在是现在也才刚进入六十年代,在清水镇这样偏远的地方,十里八乡都不一定能找到一辆自行车。

    更有许多从民国走过来的老人家,一辈子都没见过自行车。

    现在有机会了,就在距离自己家一两百里路之外亲戚所在的屯子里,可不得折腾着老胳膊老腿儿,争取在自己蹬腿儿闭眼之前看上一眼么。

    青梅对于家里多了自行车,没什么太大的概念。

    可赵三明对自行车却宝贝得很,一天三四次,比做饭都还勤劳,一有空就拿个柔软的抹布在自行车上擦来擦去,就连沾地的车轱辘,都被他擦得可以说是一点泥巴印儿都没有。

    为啥没有泥巴印儿?

    嘿,还不是因为赵三明特意给自行车搭了个遮风挡雨的棚子,地上还有柔软干草精心编织的垫子么。

    青梅看得无语,问他要不要再端个香灰钵,再照着一日三餐,按时给自行车上香。

    赵三明想了想,想到现在外面的风气,很是遗憾地摇头表示不能上香。

    看他真特别认真思考过的样子,青梅只能彻底无语地背上弓箭拎上想要去看望旗杆跟裙子的狗子,自顾自上山去了,懒得理会这个自从买了自行车就变得神经兮兮的家伙。